因综艺人设崩了、古装剧里扮嫩被骂?这次章子怡又倔强地站了起来

来源:网络人气:273更新:2021-10-08 23:11:22

文|令狐伯光

2021年国庆档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《长津湖》,截止本帖发表前票房已经接近9亿,现在排在名的是《我和我的父辈》票房三天差不多4亿,虽然没有前两部那么成功,但是也相当不错了。

而《我和我的父辈》和前两部电影一样,是几个故事组成的一部电影。

这部电影里面共有四个单元故事,分别是吴京导演的《乘风》,章子怡导演的《诗》,徐峥导演的《鸭先知》,最后是沈腾导演的《少年行》。四个故事各有各的好,如果让我个人选择一个故事的话。

我可能会选择章子怡的《诗》,这个故事虽然有点过度煽情的意思。但从镜头语言,再到故事剧情,角色塑造和主题表达上是最完整的,整个故事有铺垫,有反转,有爆发,有隐喻,完成度真的很高了。

这两年章子怡因为各种表现风评其实不太好,这部电影让章子怡有当导演的潜力,如果她转型当导演还能拍出《诗》这样的长片,不失为一条好的道路。

从四旦双冰之首到“风评”不佳 ,章子怡是如何一步一步沦落的?

四旦双冰可以说是中国70后女演员的代表,现在除了变成三旦一冰。另外几位发展的也都非常的沉寂。四旦双冰的,一般认为演技和形象多样的就是周迅,而国际地位最高的就是章子怡了。

这个详细过程也就不讲了,她以张艺谋的《我的父亲母亲》出道,然后紧接着和很多华语大导演合作,演技,名气和地位一步一步攀升,特别是李安《卧虎藏龙》的玉娇龙,堪称她的奠基石。

后来依靠成龙的《尖峰时刻2》打入国际,以《艺伎回忆录》在国际上获得巨大成功,差不多也是章子怡最成功的时候。后面合作的名导太多了,张艺谋,陈凯歌,冯小刚,王家卫等等。

2010年后中国影视市场迅速变化,这个时候章子怡和同时代其它花旦一样,都面临徐峥,黄渤,吴京等男演员带领整个中国商业大片崛起的情况,老辈花旦没有前十年那么好戏演了。

这个时候,章子怡演了王家卫的《一代宗师》,这部电让章子怡拿了影后大满贯,不能说起死回生但绝对是让她重回事业的巅峰。

但章子怡事业上上个巅峰,也就停留在《一代宗师》了。

《一代宗师》让章子怡拿奖差不多是2015年,这段时间正是中国“流量经济”的巅峰时期,没实力的流量明星层出不穷,而且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顶级的影视资源。而和章子怡合作的大导演年龄大了本来减产严重,同时他们的电影也不是市场的爆款。

大家仔细看那几年的电影会发现一件事,那就是市场上的爆款商业大片,几乎是没有一个大花旦参演的(商业大片男演员占主导)。

吴京《战狼》系列,林超贤《行动系列》,陈思诚《唐探》系列等等。

这些电影里的女演员要么是流量明星,不提。要么就用实力还不错的新人,价格便宜。要么用名气低实力也不错的同辈青衣,像《我不是药神》的谭卓,《中国机长》《中国医生》的袁泉这种。

那几年,章子怡能演的是《奔爱》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那种文艺片。唯一用大花旦的商业大片就是徐峥导演的《港囧》的某位,后来吴京的《攀登者》和章子怡的恋爱戏份,这些都就证明了。

大花旦真的又贵又不用好,因为她们的名气市场报价高,地位高戏份又不能少了。但这种商业大片是很难写好这种女性角色。

章子怡为什么后来会让观众观感不好?

2015年后,中国娱乐圈除了“流量经济”进一步深化,这个ip剧和综艺节目也越来越火,也越来越捧明星。当时很多所谓的电影明星下凡,周迅下凡了,汤唯下凡了,陈坤下凡了,章子怡也就所谓的下凡了。

章子怡同样选择了这两条道路,也就是综艺和ip古装剧。

我个人看来应该还是大花旦的无奈,否则不会当时有章子怡的大粉头脱粉闹得沸沸扬扬。她拉黑粉丝还不管不顾参加综艺,粉0眼里她是逼格闪闪的女演员,章子怡却说这个时代自己只想多赚点奶粉钱——

章子怡虽然之前有些私生活方面,再到和汪峰婚姻等问题的讨论。但她毕竟是个演员,性格和言行举止等方面还是保持着演员的神秘感,给观众的印象还是作品和角色,而她的作品和角色还是很能打的。

结果她参加了《演员请就位》的综艺,一种什么演员的信念这种老女学究的举止,再到自己在演员上天下无敌的态度,这种性格放到综艺里肯定是不讨好的。

大家仔细想想,很多人现在看到章子怡莫名就观感不好是否都来自于综艺?现在国内的网络又很流行这套,那就是否定一个名人要把他擅长的作品和角色批倒、批臭、批得一文不值,如此好占据心理优势。

于是乎,章子怡觉得厉害的电影,网友骂她就是运气好;章子怡觉得拿得出手的角色,网友骂她演啥都是个性倔强的盲人,根本没有演技。

如果要我个人评价的话:章子怡和很多知名演员一样,到了年纪戏路固定这确实是事实。现在陈道明,《扫黑风暴》的孙红雷不也被骂这个问题了,但像网友批判那样毫无演技还是不至于的。

接下来,章子怡复制的电影演员“下凡”的古装ip大剧《上阳赋》开播,她前脚在综艺里还讲演员要有信念感,什么年纪演什么年纪的角色,结果自己转眼演十几岁的小姑娘,出戏到了极点。

这个人设败得如此彻底,观众对你还能有好感吗?

首当导演的章子怡扳回一城,她拍出了《我和我的父辈》最好的故事

这个《诗》是章子怡首当导演的作品,其实四个故事各有各的看点。如果要说谁拍得好,可能观众有不同的观点,毕竟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。

但我个人觉得章子怡导演的《诗》,真的是《我和我的父辈》里最好的故事。其它三个故事倒也不是不好,而是完成度没有那么高,差了那么一点。

《诗》可以用完成高和细腻来形容,虽然明显能看得出来她在学陈凯歌的浪漫主义。

吴京《乘风》看点在于骑兵连战争的大场面,再到战争细节的处理。这个本身没有问题,有些地方也挺惊艳的。最大的问题是故事过于简单了,还有结局大战铺垫不足方面的问题。

它就是一个父亲为了不被敌人发现,为了拯救无辜村民的关系,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儿子的故事。伤感也很无奈,但确实太简单了。最后的结局大战前面没有任何铺垫,转个镜头就上了。

徐峥的《鸭先知》,不得不说徐峥拍短片比他拍长片好多了。笑点十足,结构完整,唯一的缺点在于结尾,没有之前《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》《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》结局的升华。

就是故事的结局有点怪,前面妻子一直叫着和徐峥离婚,徐峥骗了她那么多次还偷钱。如果说她为了保住家庭面子赶走邻居拍完广告能理解,但事后居然没有任何责难就和好,再然后出现广告升华。

从情感和铺垫上来讲是有点怪的,因为它的结尾没有释放啊。

沈腾的《少年行》完成度就高了很多,前面铺垫,中间搞笑段落,结局前救人的情感爆发,最后回到未来父子关系呼应都照顾到了,唯一遗憾就是整体起承转合套路了些,观影丰富的观众基本能猜到。

章子怡的《诗》这个故事为什么拍得最好?

首先是电影语言很上乘,电影开始那个爆炸小孩子们奔跑的长镜头就很有质感,后面大爆炸地面砂石的细节,再到瓢泼大雨下的处理,丈夫妻子在沙漠的浪漫镜头,最后孔明灯上天的诗意等等。

其次还是故事剧情,角色塑造都非常的完整,做到了有铺垫,有释放,有反转,有爆发,有升华几个层面,完成度真的挺高的了。

前面火箭发动机爆炸因为没有摄影机,黄轩饰演的父亲说大不了用眼睛看,黄轩和儿子互动时说写诗的客气,这些都是铺垫;后面黄轩的父亲被炸死,章子怡的母亲隐瞒儿女,儿女怀疑在暴雨天那场戏,这些就是情绪的释放。

情绪爆发的时候儿子说到那个爸爸也死了,原来他不是两人的亲生孩子,这是反转。然后母亲拿出诗和孔明灯给了儿子,儿子带着妹妹去放灯,这是主题升华。

最后长大的妹妹成了航天员上天,和母亲念诗bgm的结合。现实和过去,儿女和父母,理想和信仰。这一刻,真的将中国航天先烈的奉献精神,中国航天的诗意浪漫推到极致,我个人在电影院这一刻比前面家庭情绪释放的戏份更加感动。

我认为唯一的缺点,大概就是结尾之前没有给一个火箭做成功了,母亲和儿女看到火箭成功的戏份。这不但没有把前面铺垫的用上,也没有把浪漫主义做到完美无缺。

如果给哥哥妹妹放完孔明灯,然后做成功的火箭给个大场面时戛然而止。

然后镜头来到未来妹妹成为航天员上天,然后两条线交叉呼应,一边孩子们在房顶看着火箭升空瞠目结舌的镜头(呼应开头铺垫),尤其给一个妹妹眼神的大特写,现在整得后来妹妹成航天员观众觉得突兀,一边和现在的镜头一样。

这样两条线相互辉映的镜头应该会震撼。

尾声

最后回到章子怡身上,她这种大花旦目前真的很难接到适合自己的商业大片的剧本,就是市场爆款的那种商业特效大片,大花旦真的参与越来越少。

章子怡之前又因为综艺和电视剧《上阳赋》“人设崩了”,现在凭借导演这个短片《诗》算是挽回一些口碑,但目前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。如果她真的转型导演,拍一部长片电影也能像这个《诗》一样倒也不错。

当然,这也可能和徐峥一样了,徐峥拍短片真的是一把好手,但拍的长片电影质量就只能说一般了。

章子怡真转型当导演能不能比徐峥更好,谁又知道呢对吧!

首页
蓝光
电影
连续剧
综艺
动漫
资讯
明星